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快讯-备份 > 正文

分片包干抓落实精细管理促实效——第一临床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工作纪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6-24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阶段。实习期间,实习生远离学校,又不是医院的正式职工,因此,实习生的教育管理容易失控。同时,临床实习属于教学实习,从法律意义上讲,学校更多承担着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责任,因此,做好实习生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索“学生多、实习点多”的现状下如何有效管理实习生,第一临床学院从2014年开始实施辅导员分片包干实习点的做法,经过两年多的探索,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具体做法呈现如下。

一、分片包干,明确辅导员管理责任

我院学生人数众多,每年的实习生人数将近900人,分布至全国20多个实习点,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难度很大。为细化责任,从2014年起,临床学院党委统筹考虑各实习点的学生人数、辅导员老师的相对分工等因素,将实习点划分到辅导员责任范围,并根据各实习点的远近、学生人数等因素,明确了各实习点的走访和日常管理要求,制定了《第一临床学院实习生管理每月报表》,要求辅导员老师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三年来,分片包干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之前大一统管理带来的责任分散的弊端,确保了各实习点基础工作尤其是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精细管理,提升各项工作实效

在总结2014、2015年实习生管理工作得失的基础上,2016年度,临床学院对实习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实行阶段性工作提醒和工作小结,努力提升各项管理措施的工作效果。

(一)实习前

1.分析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点

2012级在实习前,二本、三本的辅导员老师都分别利用晚点名、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去向、个人的偏好、各实习点的优势和劣势等因素,理性选择实习点。通过理性的分析,大部分学生一定程度克服了以前“一窝蜂”挤第一附属医院做法,选择到省外和地州实习。

2.培育管理骨干,确保各实习点稳定有序

临床学院未雨绸缪,在各年级转入临床学院之际,就要求各支部在党员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思考实习点组长和党小组长的配备问题,力争到实习阶段,各实习点均可以选拔出素质过硬的党员担任实习点组长和党小组长。同时,在学生下派实习点前,临床学院和支部层面还分别组织各实习点的党员和实习组长培训,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保各实习点的日常管理有人抓。

(二)实习中

1.做好阶段性工作提示,确保基础工作不漏项

临床学院的实习生人数众多,安全工作是最大的压力和最大的底线。为做好各种基础工作,临床学院层面定期给实习年级发实习工作提示,同时要求实习年级结合自身的管理思想及要求,定期给各实习点发安全、实习注意事项等工作提示。

2.强化工作反馈,及时解决潜在问题

在每周三的学生工作例会上,临床学院要求各支部反馈一周所开展的工作及存在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及时处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同时,学生科作为职能部门还定期检查各年级上报的工作报表,及时发现在实习管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实习年级及时整改。

3.加强实习走访,拉近学校和学生、实习医院的心理距离

为准确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临床学院除参与学校层面组织的实习检查和走访外,还特别要求辅导员根据各自承包的实习点的具体工作要求,定期走访实习点,看望学生、拜访医院管理部门,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和医院对学生的反应。为强化管理效果,临床学院专配一名辅导员负责第一附属医院的实习生管理工作,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开展各项教育管理工作。

4.鼓励开展各类活动,提升实习生实习兴趣

实习两个月后,大部分学生会进入实习疲惫期。临床学院鼓励实习年级开展病例讨论、实习生座谈、考研复习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升实习兴趣。

(三)实习后

1.解决住行等实际问题,确保学生安全返校返家。

2.加强总结,不断改进实习管理措施。

三、努力方向

1.进一步规范临床学院层面的实习生管理规章制度。

2.加强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管理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