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新蒲校区行政楼五楼2号会议室召开扩大学习会议。会议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主题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学校党委书记刘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为助力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遵医贡献。
会议强调,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是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由党中央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以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是2024-2035年擘画教育全局工作、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路径,也为学校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会议要求,学校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长抓内涵建设不动摇,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奋力书写“遵医作为”。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新质生产力+”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推进以新医科为代表的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培养更多适应未来医疗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积极主动推动医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的全方位变革,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三是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医学科技核心引擎。打破学科壁垒、院系壁垒、平台壁垒,提高科学研究组织化程度,形成科学研究合力,提升科技管理效能。
会上,围绕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刘文作专题研讨;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龚其海,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永正作重点发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医学与科技学院及各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参会。(审核:一审肖永霞、陈仁秀,二审上官腾飞,三审杨清玉、李均;撰稿:龚喜;摄影:姚固秋)


